最近,覺得很迷茫,思緒全無,不知道該寫些什么好了……
心血來潮翻起了老公的書柜,選了陳滿麒老師寫的書,一本所有公務員/公司職員的必讀書《工作中無小事》。這本書是世界500強企業推崇的優秀員工工作態度,也是優秀企業/優秀員工的培訓讀本。全書由五個章節組成,以日常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小事細節來講解,前四章各圍繞六個話題,分別用多個真實的小故事來闡述、證實小事在工作中的重要性,不容忽視。第五章點燃激情,成就卓越,以五個舉例話題,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。
書中提及的各種小事,讓我回想起曾發生過的那些工傷事故,我在想如果在工作中大家都注重細節,從小事預防做起,那么就可以避免一些事故發生吧。下面談談對于之前兩起工傷事故的反思吧。
電工在維修中被電傷
這起事故是在第一家公司發生的,也是這家公司第一起工傷事故,那是2003年的事了。某天,顧姐告知電工小潘出事了,被電傷了,非常嚴重,已經送往醫院救治。聽到消息讓我們大吃一驚,小潘才二十幾歲的小伙,尚未成家,想想就覺得可惜,希望不會影響他的婚姻。
待事情處理得差不多了,便找顧姐了解情況。
“顧姐,小潘怎么發生這種事情呢?維修的時候他拉閘了沒?”我好奇的問。
“湯湯,這事誰也不想發生呀,幸虧發現得早,不然他命可能都沒了。拉沒拉閘或許真沒人知道!鳖櫧銦o奈的回答道。
“姐,這是什么意思?電箱閘門旁沒有標示嗎?”我疑惑不解地問。
“阿湯,這真不好說。事發后,我前往事發地調查,發現閘刀推上了,旁邊并沒有注明“維修中”的字樣警示牌,于是我去找小潘,問他為什么不先拉閘再維修,他說自己拉了閘然后維修的,不知道什么時候被某同事給推上了。當時他維修的時候沒有任何人知道,據推測,有可能是他帶電操作了,但無法查證是否真帶電操作。如果非說被其他人推上了,目前也查不出是誰,正煩著呢?”顧姐垂頭喪氣地說道。
“原來是這樣呀,公司無法舉證,只能按他本人陳述的為準了。再說了,即使舉證是他帶電違規操作,那也是在工作時間、工作場所內發生的事故,工傷認定的可能性還是很大。姐,你就別糾結這事了,現在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避免或杜絕類似事故再度發生!蔽野参康。
數日后,顧姐詢問鎮勞動所工作人員,申報工傷所需材料(我們都是非專業人員,剛接手HR工作,再加上第一次接觸,不了解辦事流程)。隨后,忙碌了幾天,按照工作人員提供所需上報的資料整理齊全,大概二十來天的樣子,正式去申報工傷認定,當認定書下來時結論確實為工傷。實屬工傷那么就要去申請報銷醫療費用,萬萬沒有想到,顧姐帶回來的消息讓我驚呆了,她說事發當日送小潘入院救治時直接用了醫?,現在被告知工傷報銷必須是自費醫療費,用了醫?ㄡt療費一律不予報銷,這筆費用由公司全額支付。因不懂報銷工傷醫療費流程,無形中給公司造成一筆經濟損失。(04年離開了這家公司,后來從徒弟那得知小潘康復后談了個女朋友,還在公司上班,心里頭替他高興,慶幸他還活著,真好。
事故源頭的分析得出結論:
管理人員培訓工作未做到位,安全方面的知識點應加強培訓力度,讓員工養成平常從小事做起,注重細節,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情。
作為電工,維修電器類之前,因事先通知相關部門或上級主管,告知大致所需維修時長。如大修類的電活,應另派人員幫忙照應,維修工作中一定要斷電后才能操作維修。斷電后,務必在維修處標明“關閘,維修中,切勿上閘,謝謝配合”的警示牌。注重小細節,不能懶惰,怕麻煩,加強安全意識,時刻警惕。
非相關職員,未得到相關部門人員許可,不得擅自操作其他部門的機臺。如需借用非本職崗位的機臺、電類維修時,必須找相關崗位負責人來處理,切勿擅自操作,避免誤操作所帶來的安全隱患。發現異,F象務必及時上報,排除安全生產及職業病隱患,從而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及職業病病發率。
HR辦事人員,不論是否專業的還是非專業的HR,理應事先了解相關工作的辦事流程,從而避免接收新任務時的措手不及,杜絕不必要的經濟損失。(學習處處存在,學無止境不是嗎?)
陳師傅右手絞入皮帶輪
2008年8月1日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,這是家精密鑄造行業,屬民營企業,也是第一次接觸(之前兩家是外資企業)。進了公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太混亂,工作散慢太不正規了,需要好好整頓。經過大半年的溝通協調,公司慢慢有所轉變,員工的工作態度也不懶散了,對于工作越發得積極,本以為公司經營很順,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,沒啥大的安全事故發生,心里很是安慰。誰也預料不到,2010年臨近春節的時候,一起棘手的工傷事故丟在了我們面前,讓我們無法安心愉悅的過個好年,到底是什么事故呢?
這事故是鑄造部爐班人員晚班開爐時凌晨發生的,根本沒人知道事情的經過,只能聽和陳師傅(年齡44歲)一起上班的宮師傅描述了:
2010年1月24日,我和陳班長(陳師傅是爐班班長)23點便來上班了,爐子已開了一段時間,大概在25號凌晨1點半的樣子,我發現電機有響聲,立馬關掉機器,此時陳班長跑過來,二話不說,將右手伸進電機防護罩后面拽皮帶,一眨眼的功夫,發現他的手已卷進皮帶輪,他仍在往外拉右手,情急下,立即喊人,再仔細看下發現他的右手三個指頭掉下了,撥打了120救護車,緊急送往市醫院搶救。
陳師傅被緊急送往市醫院,1月25日凌晨二點半抵達醫院。初診斷為右示中環指撕脫離斷傷,不停地流血,皮膚軟組織挫傷較重,屈肌腱抽出約20厘米,醫生見狀,不予接收,要求轉往蘇醫大二院或上海六院。
連夜趕往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救治,凌晨三點五十分,醫生聽陪同職員訴說,患者因“皮帶絞傷致右示中環指疼痛流血二小時,查實患者傷勢:右手示指自近側指間關節處完全離斷,離斷組織可見屈肌腱抽出約30厘米血管神經部分抽出,離斷創緣挫傷較重,右中指皮膚軟組織自指蹼處完全撕脫,近節中節指骨外露,離斷組織呈脫套傷改變,皮膚軟組織挫傷較重,屈肌腱抽出約30厘米,右環指自遠側指間關節處脫套離斷,指骨部分外露,離斷組織無血運,挫傷較生。X線拍片結果為右示中環指指骨骨折。入院診斷:右示中環指撕脫離斷傷,需馬上進行清創探查殘修斷指再植術。手術很順利,骨折復位固定尚滿意。
2月28日出院,住院費用31099.41元,另陪護期間的伙食費、交通費有4564.5元,總計費用35965.91元。 患者病情需定期檢查,3月25日因右手示指中節掌背側皮膚壞死界限清,創面少量滲液,擬行清創術再次入院。隨后陸陸續續來院復診,直至7月22日為最后一次復查病情日,總醫療費大約五萬左右(非本人經辦工傷,總經費不祥)
7月9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達的工傷認定書:2010年1月25日,陳師傅在工作中所發生的機械傷害事故中受傷,經市醫院診斷為右示、中、環指離斷傷,右中指皮膚套脫傷。上述情形經調查核實,依據《工傷保險條例》第14條第1項的規定,作出如下決定:認定陳師傅受到的傷害為工傷。
8月12日蘇州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下達了蘇州市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:受傷部位:右示、中、環指離斷傷,右中指皮膚套脫傷。根據《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》(GB/T16180-2006)標準,經蘇州市勞動能力鑒定專家組鑒定,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核準,傷殘等級符合柒級。
10年9月17日提交市勞動局《企業職工工傷保險待遇審核表》,經審核,工傷部門同意按照工傷社會保險規定給付工傷補償待遇20239.2元。后續解除勞動合同,又給付了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償金和一次性就業補償金(因當時未及時匯總寫總結,現未找齊資料,具體金額不祥)累加十萬左右吧。
某同事說起事發經過,說幸好我不在場,不然看到那受傷的手都抽出手筋,流著大量血的場面,或許真的嚇暈了。因為一個不在乎的小舉動及對自己不負責任的心態,讓公司損失了十來萬,更要命的是陳師傅帶著畸形的手伴隨著痛苦過余下半生,一點都不值,難道連等機器完全停下的功夫都沒有嗎?忽然想起那些因闖紅燈引發的交通意外事故的人們,你們就真等不起短暫的兩分鐘嗎?
這次,在寫過往工傷案例時,讓我深刻體會到工作中無小事,同時寫小結的重要性。我們平時在處理每件事情的時候,真的很有必要寫寫工作小結,那個時候寫的小結是精確且完整的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顯然我們仍寫得出往昔的故事,但似乎沒有了原來的那股味。寫工作小結、人生小結看似件小事,但它發揮的威力相當的大,我們可不能小看了它。它不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人生旅途中,都是我們的點滴經驗的積累,積累得更多的是一筆知識財富,也是自我提升、完善、突破的始端。因此,要養成寫小結的好習慣。其實,寫總結并不難,只是你有沒有那顆堅持寫下去的心,你有嗎?
對于工作中無小事,約翰 . 洛克菲勒又是怎么看待的呢?他說:“聽到大家夸一個年輕人前途無量時,我總要問:‘他努力工作了嗎?他認真對待工作中的小事了嗎?他從工作細節中學到東西了沒有?’即便有再高的學歷,再硬的學校牌子,如果不認真對待工作,不將敏捷的判斷力、準確的邏輯推理能力、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工作中的具體細節聯系起來,最終也會一事無成!辈浑y看出工作就是責任,一個缺乏責任的人是不可靠的人,一個缺乏責任的組織是注定失敗的組織,F在的社會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,但每個企業真正需要的則是既有能力又富有責任感的人才,責任勝于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