誤解1:員工認為流程就是管理者控制我們的工具,流程制約了工作效率。
企業管理的核心是對人的行為的約束,即通過管理,讓人的行為符合組織發展目標要求。一個組織,無論自動化程度如何,都要靠人來實現,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管理的重點。組織是一個有眾多人群搭建起來的群體,任何組織都有其固有的客戶價值創造體系,需要不同技能的員工來協作實現,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協作關系就構成了組織的流程。所以,流程同時也代表了多崗位之間的協作關系,流程給出了多崗位之間高效協作的方法。
誤解2:流程優化的目的是為了裁員。
企業的裁員與流程優化是前者決定后者,不是后者決定前者。流程優化的出發點是為了提升客戶滿意度,為了改善企業運營效率,在這個過程會產生一些冗余崗位,但這些崗位可以通過因業務效率改善而帶來業務的增長得到消化。而企業裁員多發生在企業經營出了問題,導致業務低迷,不足于支撐多崗位的需求,很多時候是組織壓縮后需要重新定位職位的責任和工作關系,由此導出流程的優化,比如很多公司在組織的并購重整后需要進行流程優化就是一個例證。
誤解3:流程優化是質量管理。
流程優化不是質量管理。質量管理是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活動。雖然質量管理和流程優化都是將客戶作為關注的焦點,以客戶為核心配置組織運行體系,但是,流程優化是指從根本上思考業務流程,以實現在關鍵業績的改善上,如成本、質量、服務和響應速度,使組織能夠最大限度適應以“客戶、競爭、變化”為特征的組織經營環境。流程優化的特征更加強調深入的細化和落地,而不只是遵循質量原則,所以說優秀的流程優化更加具備實操和標桿特征,好的流程優化結構可以完全滿足質量管理的要求,好的流程優化由于和落地緊密結合,也可以防止一般質量管理中“兩張皮”的現象出現。
誤解4:IT功能決定流程。
流程選擇功能,而不是功能制約流程,流程決定組織的IT,流程決定組織信息系統的溝通;組織在實施信息化系統時,為了節約成本,通常習慣直接從廠商處獲得軟件包,直接安裝上線,忽略了對現有流程的梳理,往往導致軟件包的功能綁架了業務的操作,員工會因為適應軟件功能要求而作出很多非增值業務,很多時候我們說IT綁架了業務。